独立经济学家,鑫星伊顿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 《投资学-挖掘财富之谜》《热点行业分析与项目选择》《金融与佛法》《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8月09日    金岩石 博客     
推荐学习:  金融证券与资本运营董事长研修班-特惠总裁班学费45000 元 人,清华、北大、人大、中央财大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知名经济学家、资深管理专家;著名金融企业顾问、资本运作专家、管理实战派专家;明星企业的企业 清大金融证券与资本运营董事长班>>
过去50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股权投资产业化,从而形成了证券化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证券化驱动产业创新的趋势中,两级市场的价值偏好不同。一级市场经济学,二级市场行为学。
股票价格,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形成的。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有一个“7-2-1”魔咒(也被称为“二八定律”),即70%的账户赔钱,20%的账户平手,10%的账户赚钱。再进一步解读中国A股的数据,70%赔钱的账户,多数是长期持有者,10%的头部账户,多数是长期交易者。于是就有了本文的话题:长期交易者的超额收益从何而来?根据股票市场的赢家/输家的博弈论,人们很容易相信:股市赢家赚的是输家的钱!这个似是而非的“常识”,理论依据是“零和游戏”。头部10%账户中剔除违法不当得利者,合规合法参与交易的超额收益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要区分股权和股票的两种价值投资,一般说来,股权是公司的价值,资金一旦注入被投资企业就丧失了流动性(协议安排除外),所以注定是长期投资。投资人和被投资企业共同成长,这个价值,经济学定义为“时间价值”,股权投资要到公司上市后才能获得流动性。股权到股票是惊险的一跃,股票投资可以选择退出或变现,这个价值,金融学定义为“交易价值”。长期的时间价值是投资人放弃流动性的对价,短期的交易价值和流动性却是现代股票市场的本性。
在股票市场上,长期持有者的偏好和长期交易者的偏好不同,于是就有了两种投资价值,其一是长期价值投资,买了就不卖,放弃流动性;其二是长期波段操作,买了就想卖,偏好流动性。两种投资人之间并不构成赢家/输家的博弈,因为双方不是交易对手,持有者放弃流动性,交易者偏好流动性。这时,第三方登场,接盘者加入,长期交易者和自由接盘者的博弈持续进行,交易双方随时可能成为赢家/输家的博弈。
这时,长期交易者的超额收益来源于接盘人吗?不是!就像楼市泡沫升腾来源于买房者惜售一样,人们持有房产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即本能高估已持有的房产而限制了存量房产的流动性,抬高了房产泡沫的虚拟财富价值。股市更是如此,人们持有股票的禀赋效应也会产生资产泡沫,提升虚拟财富价值,所以即时交易的赢家/输家是表象,交易者赚的是长期持有者放弃流动性而抬高的溢价。
由此演绎,第一,长期价值预期越高,交易者的超额收益就越高,参与交易的动机就越强;第二,不同投资人群体的估值差异越大,股票波动性就越大,波段性投资机会就越多;第三,长期持有者的价值信仰越坚定,他们自愿放弃的波段投资机会就越多,主动放弃的现金收益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期交易者赚的是长期持有者自愿放弃的现金收益,这种价值交换是通过第三方参与间接完成的。
股票市场的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股票的交易价值和流动性溢价,决策数据处理和解读的效率提升了,研发成本下降了;股票交易的税费下降了,波动频率提升了。尤其是在过去几年,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像汽车导航系统一样迅速普及,股票市场的交易价值和交易机会迅速膨胀,股票价格日益偏离公司价值,长期交易者的盈利空间不断扩大。
和股权投资不同,股票市场有牛熊周期,多数股票投资人追求的不是公司价值,而是交易机会。交易者无论选择什么交易模式,目的都是让股票市场成为“提款机”,所以必然选择现金流导向的价值投资。在这里,“价值”是投资性现金流,是投资人的财务自由,而不是被投资公司的价值。我亲身经历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暴涨暴跌,历经数年暴涨后纳斯达克在2000年达到五千点之上后“断崖式暴跌”,2002年跌到20%区间,可想而知,暴涨时在2000年之前退出的投资人赚的是股市泡沫的虚拟财富,之后两年暴跌中赔钱的人多数是自愿选择长期持有的投资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email protected]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金岩石课程
金岩石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