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专家,BM 副合伙人,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团队副总经理 《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格局》《企业架构设计》《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及数字化转型》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02月07日    财资中国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不能从历史、概念、方法上理解何为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就会有偏差和风险。但现实情况是,银行一方面既想拥抱转型,另一方面又心存困惑:为何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战略举措?完成转型后行业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近日,《财资中国》专访了《银行数字化转型》一书作者付晓岩。在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自身近20年来在银行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业务架构设计,以及对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复盘与深刻洞察,从思维、目标、路径和技术等多维度出发,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给出了完整的方案。

Q1、Treasury China:如何看待银行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付晓岩: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贡献尤其显著,而银行业在金融中承担着“融”和“通”两大基本职能,并为此构建了连通世界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保证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而金融的效率则是在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取得了颠覆性的提升。正如我在书中介绍的,在IBM System/360大型主机系统进入银行业之后,经过持续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银行业的信息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最近10年面对互联网冲击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总体而言,银行业在各行业中处于一定的领先水平。但是数字化是一个新的时代,是以虚拟交互方式为主流、软件覆盖一切的时代,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进而时代的转换也会发生,面对这样一个长期但深刻的变革,银行之前赖以取胜的组织、人力资源优势都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这就不再是信息化深度的问题,而是发展到了企业价值、战略、组织、人员结构,以及对客户和时代的理解问题,这些是当前银行的弱项,是未来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Q2、Treasury China:银行如何基于企业管理视角进行数字化转型?

付晓岩:这个问题体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征——架构思维向管理思维的渗透和融合。当前企业管理者绝大部分都是业务侧出身的管理者,少部分领导者有过科技条线或者相关工作的管理经历,中小银行乃至广大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但是数字化时代是一个软件定义、覆盖一切的时代,所以才有人说未来大部分企业都是科技企业。而且,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低龄开发者,未来从业人员的软件理解和应用能力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我提倡的通过企业级业务架构(EBA)方法让业务侧思维更加结构化将是可行且必行的。

业务侧思维的结构化离不开管理者思维的结构化,将软件设计领域的架构思维融入管理思维中,使银行从上到下、从业务到技术都能结构化地看待战略、看待业务、看待转型,这才是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二者的融合不止于实现软件功能。所以本书给出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是“战略转型——架构转型——技术转型——业务转型”,实际上,业务形式的转变是最后一步,因为这是银行对外服务的最终呈现,是之前内在转化完成之后的结果。除此之外,从管理视角看,还必须长期坚定地支持数字化转型。毕竟数字化转型也需要试错,现在是时代转换期,很多理念、技术尚不完全成熟,需要时间去探索。

Q3、Treasury China:科技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觉得关键技术有哪些?

付晓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长期角度看,科技在数字化转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像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不会有工业革命一样,没有关键性技术的发展,也就不会有以虚拟交互为核心的数字化空间的诞生。视觉技术、数字人类、语音交互、数字身份、数字货币、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将彻底升华为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柱,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基于数字孪生等技术形成的高仿真虚拟空间,客户通过数字身份可以简便准确地被金融服务机构识别,通过视觉技术、数字人类、语音交互可以获得甚至超过当前柜台服务体验的定制化专享服务感受,而数字货币将彻底解决物理货币对金融服务的限制,客户可以通过各类设备便捷地、不受环境因素限制地享受金融服务,必要时仍可以在物理空间进行活动,这将远超过现有“柜台+网络”的服务方式,银行形态终将发生极大变化。这些技术组成了银行数字化的“关键技术环”,也正是这些技术在当前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才使我们可以更加坚信未来数字化银行的虚拟形态。

Q4、Treasury China:未来的数字化银行是怎样的?有哪些具体特征?

付晓岩:数字化时代的金融服务应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设计的,各类企业的服务能力各有所长,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应当是无缝衔接、无界融合的。从简单的接口设计到API的发展,技术已经逐渐具备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和实现分工协作的基础能力,其目标则是让客户更容易获得需要的服务,与场景结合更深、更智能、更便捷,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所有服务提供者做到边界开放、信息共享、能力互联。银行已经在尝试打开边界,与各行各业互联互通、合作共赢,这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共同趋势,未来金融服务可以按需求“拼凑”成定制化的业务,随时出现,达到其作为服务行业的最高境界。

如下图所示,依托数字化的社会基础设施,整个社会都将连接在一起。

1.jpg

▲图 银行与全社会连接

未来的银行将在通过云方式组织的超算中心、高速传输网络和海量分布式存储基础上,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建立连接所有参与方的虚拟空间,政府、银行、合作方共同组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竞合生态圈,通过洞察技术和送达技术,实现为客户提供协同化、定制化的服务,服务的设计来自以企业架构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开放式架构能力。这不仅仅是当前“开放银行”的概念,更是面向社会的连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银行为中心的开放。今天我们视为噱头的“数字客户经理”虚拟形象将成为银行主要的面客渠道,而其所代表的是能够真正实现“一户一策”的以深度交流为目标的服务模式,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这其中离不开各项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这就是银行“消失”的方式,是真正融入生活,也是未来很多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方向。

Q5、Treasury China:您如何看待银行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平台(新金融)有哪些方面值得商业银行借鉴和学习?

付晓岩:未来商业形态的核心将是“竞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也将逐渐以这一形态为主,毕竟现在大家更注重的是“生态”这个概念,“生态”中的“你死我活”体现的仅仅是食物链关系,而生态领域中的大部分关系其实是共生和影响。最初互联网精神中“侵略”性的一面,逐渐会演变成合作的态势,其实国外互联网公司一开始对银行的态度也是“革命”,比尔盖茨先生很早就提出过“不需要银行”,马云先生也曾经提出过“改变银行”,其实银行在这些“冲击”下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和组织机构的庞大、惯性,也都使深层次的改变仍需要一定的时间。2017年,国内互联网“四大”和银行“四大”就曾短暂握手,今年蚂蚁金服改名蚂蚁科技集团,一定程度也体现了这些趋势,都在竞争中探索竞合的定位。互联网公司最值得银行借鉴的是其业务与技术的结合能力、架构驾驭能力,这些需要银行对技术从传统的应用者思维向创造者(至少是创新者)思维转变,提升对技术的掌控能力。当然,这里最重要的首先是架构设计能力。对银行而言,还要特别提升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能力,这是与互联网公司的差别之处。多数银行并非全新设立、轻装上阵,而是带着遗留系统、现有组织进行转型的,互联网企业中新生企业偏多,这是差异之处,是借鉴互联网经验不可盲目之处。其实互联网也需要借鉴银行的一些传统优势,尤其是在风控与合规方面,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的问题往往与此关系密切。

Q6、Treasury China:目前,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开放银行服务,您如何看待开放银行的发展?

付晓岩:我去年为写作本书专门收集了各类新技术在银行的应用情况,其中也包括开放银行,通过收集资料我发现国内外对开放银行虽然在称谓上渐趋统一,但是在实质上却有很大不同,而国外即便是欧洲和美国的开放银行理念产生的背景和实际应用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国外偏向于以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垄断等为目的去谈开放银行,并逐渐发展到改善服务这个方向,会涉及一定的数据开放和销售机会的公平性;国内则是以建设开放平台的思路,提高金融产品在其他行业的场景中的渗透性。但是无论哪种做法,从架构设计的角度上,都会引向开放式架构,即银行的架构设计中不再只考虑自身因素,而是考虑与合作方更好地实现技术衔接,从业务衔接过渡到技术衔接,所以我认为,采用开放式架构这种提法会比开放银行更好理解,而且这也是数字化时代很多企业都需要考虑的架构演进方向。年初我还通过读者了解到,欧洲开放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以构件化为核心设计理念的银行业行业级架构框架——BIAN,银行业架构网络的发展,构件化和开放式架构的理念其实才是开放银行在落地层面的实质性内容。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email protected]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付晓岩课程
付晓岩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微信